我们只做心理咨询,因专注而专业

常常有些人总是被恨包围着且无法突破

作者: 发布于:2022/11/28 16:31:57

在爱和亲密中,爱和亲密无疑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往往有一些人,总是被仇恨包围,无法突破,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遍体鳞伤。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我不能爱自己,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首先,了解亲密关系的构成。

仇恨和怨恨的产生是因为我们通常期望身边的人,当希望落空时,失望和仇恨就产生了。比如我生病了,我想让爱人陪我去医院。但他忙着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对他和我的亲密关系很失望。慢慢的,怨恨也在心里滋生。比如爱人的背叛,就是我们忠贞的希望破灭了;亲密关系中被忽视的怨恨也是如此,但被重视的希望破灭了。诸如此类。我们之所以期望亲近的人,是把对方当成满足自己需求的对象。我们觉得对方应该让我们满意。那么当你不满足的时候,你就会产生怨恨和仇恨。可见,所谓关系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我们自己;第二是需求和期望;第三是满足我们需求的对象。决定这种关系性质的是爱还是恨,亲密还是疏远,取决于需求和期望是得到满足还是受到伤害。这是爱与恨的分界线。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段关系中获得我们想要的爱和亲密,而不是被怨恨和仇恨包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当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并且能够找到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满足。那么亲密就是有爱的亲密。但通常得不到爱和亲密的人会忽略这些东西,把它们归结为“遇人不淑”,没有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对象。

然后,要了解对方的内在需求和期望。不容易。亲密关系中双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相爱是什么感觉?很多人对此含糊其辞,羞于启齿。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女士苦口婆心地抱怨,男方之所以和他离婚,是因为他生病的时候,她不在医院陪他,而男方居然勾搭上了一个普通的护工。她诅咒男人没有品味,不负责任,背叛家人。直到她开始关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需求和期望,她突然闭嘴了。她用懊悔的语气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他需要被照顾和陪伴。亲密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就是朝夕相处的两个人不知道对方的需求和期望。更不用说怎么满足了。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种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个人发现,我真正想要的是被接受,被允许。你呢?

其次,你用什么方式表达你的需求和期望?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理解我们内心的需求和期望。表达出来需要更大的勇气。为什么和普通护理约会的病夫的妻子很难理解他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性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我生病住院,需要有人照顾和陪伴。我希望你能在我身边。许多男人认为他们不能对妻子说这样的话。因为这会让你看起来很脆弱或者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那么,他们表达需求和期望的方式是什么呢?使用攻击性行为。比如欺骗或者背叛家人。他们欺骗和背叛家人来满足自己被照顾和陪伴的需求。他们换了伴侣,破坏了原有的亲密关系。换句话说,他们通过破坏亲密关系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亲密变仇恨,仇恨,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攻击和伤害。也就是当你的需求和期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你会对受到伤害的关系进行攻击。甚至万劫不复。

那么,你如何表达你的需求和期望呢?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认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是正当的,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提出来,也不认为对方能满足我。有的女人抱怨刚过四十,夫妻关系就断绝了,几乎天天守寡。他们在夫妻生活中是被动的接受者,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过自己的要求。她们潜意识里觉得男人回到家看起来很累,可能会排斥自己;他们觉得自己的需求可能是可耻的。所以,在你表达自己之前,看看是什么阻碍了你。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不用告诉对方就应该理解对方,主动满足自己。这是一个婴儿的全方位幻想。这种意识可能是最大的隐形障碍。最后,学会用语言表达。这里有一个语言范式:需求+期望的表达。比如一个生病的男人可以说: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我需要有人照顾我,陪伴我,这样我才会有被爱的感觉。所以希望你能放下工作来医院陪我。

简而言之,就是明确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你想要对方做什么。看似简单,但很多人说不出来。我宁愿用攻击和伤害来代替这种简单的语言表达。所以亲密关系都被怨恨和仇恨包围着。

如果在怨恨中无法突破,可以试试我的方法。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那一定有更多隐藏的原因。比如和你的出身家庭或者性格有关。那么你可能需要深入的心理咨询。

编辑:南宁心理咨询机构